北京时间: 莫斯科时间: 基辅时间:
   
  行业动态
行业新闻
集团新闻
 
  联系我们
139集团有限公司
电话:4000666139
手机:+13011120186
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格吉路7-204号
 最新消息  
 
中美欧贸易关系遇转折
发布时间:2011/11/7

      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于本届G20峰会期间在英国《每日电讯报》发表署名文章,阐述了中国政府有关原则立场。文章表达了三层意思:一是中国实施扩大内需来应对危机。二是中国稳定出口的同时扩大进口,为促进对外贸易平衡。三是批评某些国家把经贸问题政治化。

      考虑到胡锦涛主席峰会上强烈反对逼迫人民币升值的讲话,中国的态度已表述得相当清晰。

  若从长远的世界政治经贸趋势分析,本届G20可称得上是中美欧贸易的转折点。美欧眼下比任何时候都需要中国,但也比任何时候更忌惮对华贸易顺差。危机中的美欧加上特殊的政情国情,将会加剧美欧内部的政治焦虑和权力博弈,由此会提高制华的调门。

  对中国而言,美欧基于市场理性的贸易壁垒可以理解,但被赋予政治偏见的贸易制裁则绝对不能忍受。我们始终在耐心呼吁美欧给予公平贸易待遇,也希望以此为契机,建构一个新型的中美欧政治经济新秩序。但前提是,不要觊觎中国的外汇储备。

  中国三分之一外汇储备买了美国国债,中美间的这种经贸联系,与其说利益攸关还不如说利害攸关。中国3万多亿美元的外储,由出口顺差积累所来,但中国出口顺差,并不完全由中国企业带来,相当一部分是由美欧在华跨国企业所致。由于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,中国外储并不能用来反哺民生,只好通过购买美国国债(或欧债)的方式低收益投资。可以说,中国外汇储备,最大受益者是美国。

  所以,无论是美国对中国贸易不平衡的指责,抑或拿人民币汇率开刀,还是欧洲紧跟美国,偏执地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和紧闭对华高科技出口的大门,在逻辑上都充满了悖论。美欧确实应消弭对华浓浓的政治迷思了。国际关系,本来就是利益关系,美欧只有破解了笼罩在中美欧贸易关系上的政治困扰,理清政治和经贸的界限,中美欧贸易才能沿着互利、常态和市场化的轨道发展。


[返回]

139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合作伙伴 京ICP备16057232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