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: 莫斯科时间: 基辅时间:
   
  行业动态
行业新闻
集团新闻
 
  联系我们
139集团有限公司
电话:4000666139
手机:+13011120186
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杨镇地区格吉路7-204号
 最新消息  
 
夏季到俄罗斯去看车
发布时间:2012/8/7
街头观车,实为一乐。无论圣彼得堡还是莫斯科,行人和汽车都规规矩矩。当红灯亮起,汽车如勒缰之马,行人低头快速通过。在没有信号灯的路口,汽车通常会主动停下礼让行人——作为从前的汽车大国,素质着实不低。当绿灯亮起,汽车们瞬间马达轰鸣,呼啸而过,好像是赛车抢跑,情景实在吓人。可能出于这个原因,市民从不敢随意横穿马路。有趣的是,俄罗斯交管部门要求小汽车24小时开大灯。艳阳高照之下,车灯统统打开。不分昼夜,灯光闪闪,真有点儿“白昼提灯”的意境。不过,这一招似乎有效,行人距离很远,便能感觉到“钢铁野兽”正瞪着大眼睛追过来。我相信,他们的电瓶质量相当过关。市内交通,汽车称王。几乎没见过摩托和自行车,大部分街道根本没划慢车线。只是在近郊见到几辆驰骋的自行车,那是年轻人健身。

    中国人熟悉的老牌子——“莫斯科人”轿车早已停产,如今街上呈现出“万国车展”的热闹景象——其中最多的是日、德车系,美国、韩国的偏少,还有不多的国产车“伏尔加”和“拉达”——几乎都是旧的。这些车的车况不错,但司机多为年轻人。见过一辆老式伏尔加,竟然装了四根排气管,开起来像拖拉机。在莫斯科市郊,一位老兄开着一辆拉达揽客,当团里一位游客深情地叫出“拉达”名字时,司机老兄竟跳下车,激动地上前与他拥抱。从前,俄罗斯汽车工业高度集中,大型骨干企业均以大而全的模式运作,集铸造、坯料、锻造、发动机、仪器仪表、机床生产、整车组装等汽车全部生产流程于一体,俄罗斯人曾自豪地称之为“汽车生产综合体”。基于雄厚国力,俄罗斯制造业一向万事不求人,热衷于“闭门造车”。经过十几年政经嬗变,汽车制造业经历了急剧滑坡、缓慢复苏的过程,逐渐和世界同行拉开了距离。如今,他们放下架子,调整战略,从1999年开始步入稳定增长期,汽车产销两旺、产品型号增多、易货贸易额下降,促进了汽车市场的复苏。不过,迄今为止,仍羞羞答答地拿不出什么像样的自主品牌,主要是组装国外一些名牌车。因而市场上有个说法,俄罗斯人“造汽车不如造飞机”。另外,据导游讲,俄罗斯联邦全境现在只有几百公里的高速路。究其原因,有人说,俄罗斯北部是冻土地,由于气候的原因,冻土带公路的维护费用高,修高速路成本划不来,另外人口少也是主要原因。再加上俄罗斯人有句口头禅:“着什么急?我们有的是时间。”说者心闲气定,听者不以为然。但有一件事让中国司机无比羡慕:俄罗斯大多数公路不收费。

 在北京受够了“堵”气,到了莫斯科,才知道这里是世界第一“堵城”。在过去的几年里,2/5的莫斯科居民每逢道路堵车,平均要多花3小时。据媒体讲,俄罗斯每年交通损失超过128亿美元。此外,醉酒驾驶、恶劣天气、特权车道等,常常让这座城市陷入一种愤怒情绪,以致“路怒症”患者不断涌现。2008年发生过一起最有名的路怒事件,莫斯科一个坏脾气司机,因嫌过斑马线的行人走得慢,并对他的喊叫不加理睬,便愤怒地掏出手枪,一下放倒了3个人。在莫斯科逗留的最后一天下午,有幸赶上大堵车。挤挤挨挨间,我仔细观察街上司机表情,发现多数人神态倒也平和自然。作为中国人,习惯了在路上搜寻“中国制造”的影子。虽然数量很少,还是看到了“奇瑞”和“长城”。令人想不到,街上跑得最多的,竟然是中国产的合资车奇骏SUV——可能是俄国人喜欢这类方头方脑的车型吧!《中国质量报》


[返回]

139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| 合作伙伴 京ICP备16057232号-2